VII БEЛОPyCCKО-KИTAЙCKИЙ MEЖДyHAPОДHЫЙ
KОHKyPC-ФECTИBAЛь ИCKyCCTB «ОДИH ПОЯC- ОДИH ПyTь»
一、活动背景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交流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桥梁,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白两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日益深化,为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白俄罗斯“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应运而生,不仅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展现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以其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了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中白两国在这一伟大倡议下的紧密合作,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友谊。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时而生,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共同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自2018年起,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六届,每届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来自中国和白俄罗斯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青少年参与。这为青少年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的举办,得到了白俄罗斯文化部、白俄罗斯教育部、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白俄罗斯明斯克市政府、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中白文化教育发展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两国政府对文化艺术交流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节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节汇集了中白两国顶级的评委团队,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专业的评价和指导,搭建了学习交流、相互启发的平台。
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作为一个汇聚多国文化、艺术与青春梦想的平台,已经成功树立了其在国际艺术界的重要地位。通过引入国际评审团、权威的国际认证证书、以及开设中外公开大师课等多元化的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参赛作品的专业水平,更为广大青少年艺术家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宝贵舞台。这一切的努力,不仅促进了中白两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多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也为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展望未来,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将继续秉承“连接世界、共享文化”的理念,不断拓展和深化其国际化、专业化的特色。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加入到这场艺术的盛会中,让艺术成为跨越国界、连接心灵的桥梁。同时,也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能够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世界艺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一带一路”的光辉照耀下,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能够成为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培育国际艺术新星的重要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艺术的力量。
二、活动亮点
|国际化评审团队|
中白“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由来自中国和白俄罗斯的顶尖艺术家组成。这些艺术家中,不乏享誉世界的“功勋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家”。为比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提供了保障,也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让参赛选手能直接接受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大师的指导和启发,是难得的学习平台。
|广泛媒体覆盖|
通过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媒体的全程报道,实现了赛事活动精彩瞬间的全球传播。广泛的媒体覆盖不仅提高了艺术节的知名度,也促进了中白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传播,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了解到这一重要文化艺术盛事。
|国际名师汇集|
艺术节的名师课堂系列活动,通过邀请中国、白俄罗斯、俄罗斯及欧洲各国的顶级教育家、演奏家、艺术表演家举办公开大师班和系列讲座,为青少年艺术家提供了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一对一的专家课程让参赛选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学习顶尖艺术家的技艺,对于提高每位参与者的艺术水平和扩展艺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化赛事活动|
艺术节每年都会安排呈现出独特的多样化特点,包含舞蹈专项活动、合唱艺术节、室内乐专场、中国特色乐器等专业的艺术项目,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活动涵盖了专题讲座、艺术课堂、名师一对一课程、两国选手的文化演出及参观等,展示了中白两国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融与相互学习。通过这样多元化的活动安排,不只是一场专业的艺术比拼,也成为了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白俄罗斯选手的大量参与,为中国选手们提供了深入体验和了解白俄罗斯文化的宝贵机会,使得成为促进两国文化理解与友谊的重要平台。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1日-22日
活动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部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
白俄罗斯第一舞蹈学校
中白文化教育发展协会
支持单位: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中国区承办单位:
中白文化教育发展协会
五、评委阵容(排名不分先后)
六、专业设置
管弦乐:弦乐、铜管、木管、打击乐、室内乐、行进乐
民乐:古筝、扬琴、琵琶、三弦、阮、二胡、竹笛、笙、民族打击乐
声乐:童声、美声、民族、小组唱、合唱
舞蹈: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流行舞、体育舞蹈等
七、组别划分
(一)音乐组别划分
【业余组】
幼儿组(6周岁及以下)
4岁组: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5岁组: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6岁组: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儿童A组:7-8岁
7岁组: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8岁组: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儿童B组:9-10岁
9岁组: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10岁组: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少年A组:11-13岁
11岁组: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12岁组: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13岁组: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少年B组:14-17岁
14岁组: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15岁组: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16岁组: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17岁组: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青年A组:18岁-25岁组
青年B组:25岁以上组
【专业组】
专业少年A组11-13岁
专业少年B组14-17岁
专业青年Ⅰ组(音乐院校):18岁以上
专业青年Ⅱ组(综合院校):18岁以上
专业组划分:限国内外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以及附属中学、小学
教师组(年龄不限)
中小学、艺术机构音乐教师,专业院校音乐教师
注:有年龄要求均按身份证明上的出生日期计算实际年龄
(二)舞蹈组别划分
1、独舞组别
幼儿组:4-6岁组
儿童A组:7-8岁组
儿童B组:9-10岁组
儿童C组:11-12岁组
少年A组:13-14岁组
少年B组:15-17岁组
青年组:18-25岁组
成人组:25岁以上组
【艺术院校组(专业组)】
艺术院校在读,含中职、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
专业A组:11-15岁组
专业B组:16-18岁组
专业C组:19-30岁组
2、集体舞组别
幼儿组:4-6岁
儿童组:7-9岁
少年组:10-13岁
青少年组:14-17岁
成人组:18岁以上
*所有参赛选手年龄,以身份证年龄为准。
*独舞分组按选手身份证年龄对照填写即可;双三/小群舞/大群舞,选送节目的组别取该节目选手平均年龄。
八、曲目/作品要求
【器乐】
(一)钢琴
参赛要求:
业余组:演奏一首曲目,曲目自选,时间控制在4分钟内。
专业组/教师组:演奏两首曲目,其中包含练习曲,乐曲各一首,时间不低于6分钟。
*任何组别的选手,参赛时均要求背谱。
注:节规定的曲目时长,是指选手准备曲目的时长(不低于、不超过),并非评委在赛场的评审时长。每位选手比赛时的实际演奏时长将由评委会现场指定一个统一的时间,超时将被打断,但不影响比赛成绩,少于下限时间,将被取消比赛成绩。
(二)西洋乐
参赛专业:弦乐、铜管、木管、打击乐(包括爵士鼓、小军鼓、行进军鼓)室内乐、行进乐
参赛要求:
业余组:演奏一首曲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专业组:演奏两首曲目,须有一首技巧性作品,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
1、个人独奏参赛时均要求背谱。
2、选手需自行准备钢琴伴奏乐谱(钢琴伴奏人员请自带)。
3、重奏、乐团表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组委会提供爵士鼓一台、马林巴一台。
注:演奏过程中,评委叫停不会影响成绩。
(三)民乐
参赛项目:古筝、扬琴、琵琶、三弦、阮、二胡、马头琴、竹笛、笙、民族打击乐
参赛要求:
1、演奏一首与参赛者专业程度相符的乐曲。
2、任何组别的选手,参赛时均要求背谱。
3、个人参赛曲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乐团表演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4、组委会提供古筝三台,其他乐器自备。(古筝合奏,请选手自备乐器)
【声乐】
参赛项目:童声、美声、民族、小组唱、合唱
参赛要求:
1、演唱一首与参赛本人或组合专业程度相符的乐曲。
2、参赛选手需自行准备MP3格式音频伴奏,也可自带现场钢伴。
3、个人参赛曲目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4、小组唱、合唱需演唱两首作品,其中一首为无伴奏,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自带艺术指导。
*【室内乐创新组】
参演项目:
1、西洋乐器:钢琴、弦乐、管乐、打击乐
2、民族乐器:弹拨类、拉弦类、吹奏类、民族打击乐
3、声乐演唱:二重唱、三重唱、齐唱、合唱等
4、其他组合形式
参演项目:
1、西洋乐与其他乐器或声乐组合形式
2、民乐与其他乐器或声乐组合形式
3、乐器与舞蹈编配节目形式
4、传统与现代乐器混搭形式
5、特色与小众乐器形式
参演要求:
1、人数要求:至少2人及以上节目
2、作品时长: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
3、伴奏形式:少量特色乐器(五件以下)、打击乐、钢琴、手风琴或无伴奏
4、请自带伴奏人员及艺术指导
5、可提供乐器编配(费用另外支付)
6、所有参赛作品版权责任自负
【温馨提示】演出服装、道具、化妆自理
*所有审核通过节目,彩排及走台时间另行通知
*组委会可提供节目搭配组合,如需安排可联系
【舞蹈】
参赛舞种: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流行舞、体育舞蹈等
参赛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
参赛要求:
1、中国舞、现代舞参赛选手,须表演一个与参赛选手本人或团体专业程度相符的剧目。
2、芭蕾舞参赛选手,须表演一个原创剧目和一段古典芭蕾变奏。
3、个人独舞时长不超过4分钟,团体舞蹈时长不超6分钟。
4、所有舞种所需音乐伴奏请自备。
5、舞蹈曲目不得在演出开始前临时更改。
6、参赛时着装仪容要求:集体节目服装统一,个人节目要求演出服装与作品相结合,颜色款式不限。
九、评委设置
组委会特邀文化艺术领域名师名家组成节评审委员会。
1、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评委守则,掌握评分标准。
2、各地区评委每场评委人数不得少于三人。
3、总决赛每个项目均有相应的国家级艺术家参加,每场不少于三名评委。
十、评分标准及奖项划分
比赛评分采用10分制,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评委人数将采用单数制,以平均分计算。起评分:7.0分,最高分:10分。
【参考分数】
9.80—10.00(评委一致评定非常好,【特金奖】范围)
9.00—9.79 (各方面表现很完整【金奖】范围)
8.00—8.99 (各方面表现均好【银奖】范围)
7.00—7.99(各方面表现较弱【铜奖】范围)
仅供评委作评分参考值,奖项评定根据各类别、各组别的参赛人数、最后得分、评委意见,最后由评审团评定。
注:根据分数线设定,未定该分数线的专案,奖项将会空缺。
十一、奖项设置
【选手奖项】
特金奖(分数未达到空缺)、金奖、银奖、铜奖
特金奖:获奖证书+奖杯
金 奖:获奖证书+奖杯
银 奖:获奖证书+奖杯
铜 奖:获奖证书+奖杯
【指导/编创奖项】
特金奖、金奖、银奖获奖选手的指导老师荣获“国际优秀导师奖”证书。
原创作品/节目编导,可荣获“最佳编导奖”或“最佳编创奖”证书。
【学校/单位荣誉】
踊跃参与并且选送节目在比赛中取得卓越成绩的学校或单位,荣获“舞蹈教育贡献奖”荣誉牌匾。
*中国区选手福利*
1)中国区各专业【第一名】选手(最高分):可获本年度免费参加白俄罗斯总决赛名额(不含机票、食宿,不可兑现或转赠他人)。
2)中国区各专业【第一名】选手:同步享受下届中国区总决赛大师课示范演奏(演唱)名额。(不可兑现或转赠他人)
3)中国区各专业【第二、三名】选手:可获下届直通中国区决赛免费参赛及代言人资格。(不可兑现或转赠他人)
*若未达到奖项要求,评委会有权决定空缺
*评奖最终解释权归节组委会所有
十二、参赛须知
1、所有参赛选手国籍均不受限制。
2、选拔赛与总决赛,统一采用线上\线下报名方式,通过各赛区组委会上传填写报名资料,完成缴费,才算正式完成报名。请严格遵照章程要求,完整、准确的填报,并保证其真实性;如查出存在虚假填报,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3、国外选手和当地无分赛区的参赛选手,可通过寄送视频的方式参加网络赛区选拔赛,参赛作品必须为半年内录制的视频。
4、有年龄要求均按身份证明文件上的出生日期计算实际年龄(计算“周岁”的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5、选手报名时选择的参赛组别“专业组”或“业余组”一经确认不得更改;业余组选手可报名参加专业组比赛,专业组选手不得报名参加业余组比赛,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6、比赛按全曲准备,比赛现场由评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时间叫停,但不影响比赛成绩。
7、选手若因故退出比赛,已缴费用不予退还。如有特殊情况除外(如发生不可避免的意外情况无法参赛,可跟组委会联系)
8、参赛选手须按时参赛,不按时报到的选手,组委会将按自动弃权进行处理,评委会有权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不予退还报名费用。
9、观赛时请关掉手机或调成静音模式,请不要喧哗,在选手没有表演完毕时不得进出赛场,选手比赛完毕观众可以鼓掌,若照相不准使用闪光灯。
10、赛前不提供练习、走台等服务。
11、若所报的组别,在章程曲目要求中没有特别标注选拔赛与总决赛需准备不同曲目,则该组别的选手可在选拔赛与总决赛中报同一首曲目(如有要求准备不同曲目的组别,则必须按章程要求)。
12、选手可自带钢琴伴奏人员或提供伴奏带,伴奏带一律采用MP3 格式,需提前发至邮箱(文件格式:选手姓名+组别+曲目名)。
13、参赛选手及现场陪同者必须遵守节的有关规则。
14、比赛现场先后上场次序按节组织方规定的程序决定,选手不可有任何异议。
15、组委会有权负责比赛期间的录音、录像等相关活动所有影像资料,音像制品等版权归属于比赛主办方所有。
16、节组织方拥有选手的肖像使用权、姓名使用权。
17、如参赛作品有版权问题不可报名,所有参赛作品需自行处理且承担出现的任何版权纠纷问题。
18、组委会授权的第三方有权在以下情况中使用参赛选手的姓名肖像、照片声音、履历:节及相关活动的推广展示、宣传及录制、发行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如参赛作品为原创作品,需要在作品名称后注明“原创”。
19、免责声明:如遇疫情、地震、动乱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组委会有权调整比赛时间及比赛方式。
20、本次节最终解释权归节组委会所有。
第十二届英皇&国音杯大赛...
第十二届英皇&国音杯大赛...